心理传记学

林徽因:你是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7-10-31浏览次数:1930

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,

笑响点亮了四面风,

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。

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,

黄昏吹着风的软,

星子在无意中闪,

细雨点撒在花前。


爱情应该是怎样的模样?一个人真的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吗?爱情可以滋养婚姻吗?婚姻真的只能埋葬爱情吗?

 

林徽因真的爱过徐志摩吗?如果真的爱过,为什么没有义无反顾地结婚?林徽因真的爱梁思成吗?他们的婚姻中有爱吗?



文 | 小馬姐   图 | 网络


近日在看舒跃育博士的《历史名人的心理传记》,对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关系分析很赞同。我们要理解一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行为,是要结合她的家庭经历和意识发展来看的。


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生有三个老婆,原配、大妾和小妾。因为原配不能生育,林长民娶了大妾,即林徽因的母亲,生育三个孩子。可惜只有林徽因活了下来。


没有生下儿子,这是大家庭所不能接受的。于是,林父娶了小妾,生育一女四子。

 

小妾在生育上的给力让她母凭子贵,跟孩子住在家中大前院,而林徽因母子则住在后小院。


整日,前庭热热闹闹,小孩开心玩耍;而林徽因带着对母亲遭遇的同情,伴着母亲的嫉妒自责长大。



这有些类似于《情深深雨蒙蒙中》赵薇扮演的如萍的遭遇。这给她留在了很深的童年阴影。


在林徽因看来,是小妾的存在让母亲进入了冷宫。身为女人,自己一定要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,更不能让自己的快乐以牺牲其他人的幸福为代价。


这种创伤性记忆会在自己遇到外在刺激时激发出来,产生“不可以”的心理呐喊。


同时林徽因深爱着自己的父亲,而父亲也因为林微因的聪慧与美丽而尤为宠爱她,甚至内心潜意识将自己的父权身份卑微,以朋友之礼相待。


林父一生的崇高政治理想和对林徽因的重视、培养激发了林徽因的阿尼姆斯气质,促使其一生爱自由、爱创造,想要果敢地过一生。


如果说林徽因有深深的恋父情结,也不为过。

 


这种原生家庭的影响造成了林徽因对徐志摩的“热烈却萎缩,忽近又忽远”。

 

16岁的林徽因遇见了24岁的徐志摩,徐志摩有着一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灵魂,他曾对自己的妻子张幼仪说: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。


正值青春期的林徽因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危机时,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爱情和激情上,她整天渴望有个人来爱自己,做着所有女孩子都会做的少女梦。


而浪漫的徐志摩出现了,如此成熟、有学识的大叔像父亲一样优秀,而且还喜欢自己。


记忆的梗上,谁不有


两三朵娉婷,披着情绪的花



林徽因内心小鹿乱撞了。


而且为了避免张幼仪看懂情书内容,俩人的情书都是英文书写。


这种刺激感强烈地满足着林徽因。

 

在林徽因的心理,徐志摩跟自己的阿尼姆斯气质完全符合。或者说,如果她身为男儿身,那应该想要活成徐志摩的模样吧。

 

两个同爱康桥的人就这么步入了爱恋。



对徐志摩来说,这是疯狂而刺激的爱情,它首先是刺激的,仿佛自己曾经立下的“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”这一誓言马上就可以实现了;


对林徽因来说,这是朦胧而浪漫的情感。它首先是朦胧的。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初涉爱河的尝试。所以这与婚姻无关,更无关承诺。



当徐志摩要为了林与结发妻子离婚时,林拒绝了。


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,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;

或流云一朵,在澄蓝天,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。



首先,如果自己这样做小三,那岂不是跟让自己母亲痛苦一生的那个小妾一样了吗?这唤醒了她的创伤记忆。身体和心理都不接受。

 

其次,对于这段感情,自己是没有计划性的。不要承诺,不要结果。就这么你情我侬挺美好。


第三,两人这种爱情在当时社会是不被认可的,青春期的少女并没有冲破世俗,勇敢承担社会流言蜚语的勇气。

 

17岁回国后,林徽因和梁思成两家提出婚姻问题。最终达成共识:结婚过早,可以恋爱。

 


19岁的林徽因处于自我统一性的巩固时期,心理能量转向发展事业、寻求伴侣、渴望家庭、做有社会意义的事情。而此时梁思成车祸,林徽因贴心照料,俩人的爱意日渐增温。


走出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林徽因,更理性地对待感情。她从与梁思成的感情中感受到了安全感,而且梁思成受她影响答应跟她一起学习建筑。


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,

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。

 



这种亦恋人亦同志的关系让林徽因内心充盈。

 

虽然这时徐志摩已经离婚,整日骚扰。梁思成父亲梁启超专门写信说:你不要把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。这样真的不好。兄弟你就放手吧。



徐志摩很听老师地话,说:老师啊,林徽因是我的灵魂伴侣,如果能够得到她,我就死而无憾了。如果得不到,那只能听天由命了。我不强求了。

 

林微因与梁思成求学期间,经常吵架。林徽因经常写信给徐志摩求安慰,在徐志摩看来,这是“撩”自己。于是俩人经常保持书信往来。


或许在林徽因看来,这是最佳的状态:有梁思成在左,徐志摩在右。



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。

爱情,往事,记忆,失望,时间……

都可以被替代。

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。

 



可徐志摩是耐不住寂寞的人,被拒绝后转而追求陆小曼。


这让林徽因心灰意冷,或许惋惜万分。虽然林徽因对徐志摩旧情难了,但还是跟梁思成步入婚礼殿堂。



从留学到结婚的四年间,林徽因虽然与徐志摩保持着书信来往,可感情并未复燃,反倒是呈现一种“你退我就”的状态。


林徽因跟梁思成忙着求学、磨合、恋爱;徐志摩这边忙着追求新欢、结婚。



但林徽因与梁思成生活中的不欢和徐志摩婚后生活的不乐让这对“鸳鸯”把彼此当作心的港湾。

 

待26岁的林徽因病倒诊断出肺病,去香山疗养的半年,徐志摩常去探望,二人感情复燃。


这时候的林徽因不再是青春期少女,少了懵懂和热烈,多了沉稳和忧愁。但二人并非媚俗之人,而是将情感寄托在文学作品的切磋上。


可以说,文学成为二者生理性欲望满足的精神补偿。



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,
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。



1931年,林徽因结束疗养。同年11月,徐志摩空难。此时27岁的林徽因悲痛欲绝。


因为,她精神上的浪漫伴侣死去了,如同多年给自己陪伴的爱港深入大海,永无踪影。


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思念,生生不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所以从心理学上分析,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,这种爱更多的是灵魂上的亲密之爱。


对于林徽因而言,徐志摩是她的爱情,而梁思成是她的婚姻。


婚姻是生活的明道,

而爱情是生活的暗流。


昨天又昨天,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





 

 

 

《林徽因:你是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,马晓娜 撰文。

转自

小馬姐 心窝窝心理

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63cncJoRm3K8Hx0S9y8IVg